01、那些你耳熟能詳?shù)募议L吐槽
就要中考了,在這個決定人生的重大時刻前,在家長與老師每一次的溝通中,從3月初到現(xiàn)在,都能感受到每一位家長對孩子未來的焦慮和迷茫,對孩子當下學習效果不滿意等等的一些負面情緒。
當然,比起對孩子未來的焦慮和迷茫,當下最大的焦慮便是中考以及一系列“中考癥候群”。決定中考成績的好壞就在于孩子平時學習的效果!一說到孩子的學習,家長就會各種唉聲嘆氣...
“唉~初中這三年,一直在外面補課,錢花了不少,但成績還是提不上去!”
“有時候課都不想去上,家長真得很頭痛!”
“現(xiàn)在的孩子,心理也很脆弱,家長又不敢逼緊了,擔心孩子做出什么過激行為!”
“一回家就是耍手機,晚上很晚睡,早上很晚起,家務活也不做!”
“家長多問兩句成績,或者說督促孩子看書,孩子就甩臉色!”
“學習很不自覺,沒有主動性,家長逼得緊還好,稍微松懈孩子的成績就又下去了!”
....
上面這些話,是很多家長出奇一致的“口頭禪”。
那怎樣才能提高學習的效果呢?
這里來給家長支個招,真正解決孩子“學習困難”的問題。
02、首先家長要知道影響“學習效果”
最重要的因素有哪些?
1、學習能力
2、學習方法
3、學習積極性
4、學習狀態(tài)(當時的情緒感受)
在這4個因素中,“學習能力”是學生和家長不能把控的,“學習方法”是老師和家長經(jīng)常念叨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狀態(tài)”是學生可控的,而“學習的積極性”尤為重要!正是因為缺乏“學習的積極性”才出現(xiàn)了上面家長的各種“吐槽”。
只要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關于“學習困難”的問題至少就解決了60%。
正所謂“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總比困難多”。
那:
“學生為什么不想學?”
“怎樣讓學生想學?”
“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學習積極性輔導
先給家長們來點關于“學習積極性”的理論干貨。
理論一:目標設置理論-動力
積極性與目標緊密相連,積極性一旦被激發(fā),人們傾向于采取目標導向行動去完成任務。
理論二:自我效能感理論-自信力
指人們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從事某項具體任務的主觀評價。當人們面臨一項任務時,能否全力以赴,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對自我效能的評估。自信的人在面對任務時會全力以赴,成就與自我效能成正比。
基于這兩個“學習心理學”里的理論,七中實驗IEC中心的老師研發(fā)出了“四步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
接下來老師將手把手帶領家長引導和激發(fā)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第一步:讓孩子寫出學習成績不好帶來的10大壞處,寫得越多越好;
第二步:讓孩子寫出學習成績好帶來的10大好處,寫得越多越好;
第三步:將第二步寫出的好處進行重要性排序;
第四步:在第二步寫出并排序后的好處中挑出三個作為目標,并進行目標管理。
原理:第一步和第二步是利用人性“趨利避害”的心理,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人性還有一個弱點是“惰性”,孩子的“惰性”更明顯,第一步和第一步更多的是激發(fā),接下來的第三步和第四步對學習的積極性起到持續(xù)激勵的作用。
學生學習積極性輔導
03、什么樣的目標和任務對學生最具有激勵作用?
1、目標是是學生自己選擇的,給予學生選擇目標的能力。
2、目標影響一個人的動機,越具體越好。具體的,近期的,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又可以完成的目標,具有激勵作用。
例如:老師對學生說,好好學,將來才能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聽著很受鼓舞,但沒有努力的方向!
3、目標不能太長遠。例如在孩子小時候,家長對孩子說好好學習,將來肯定會怎么樣。這樣的目標太長遠,孩子會忘。
如需獲取更多國際學校相關信息,可到本網(wǎng)站查看或撥打400-8700-125聯(lián)系在線老師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