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本文化自信 培養(yǎng)跨文化素養(yǎng) ——呼市二中國際部高三年級PBL項目完美收官
來源:呼市二中國際部
時間:2020-08-24
項目化學習,簡稱PBL(Project-Based-Learning),是一套設計學習情境的完整方法,由師生共同完成一個問題驅(qū)動式項目;也是呼市二中國際部自2016年引入該教學法后課程改革體系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呼市二中國際部高三年級的同學于本周完成了他們高中階段最后一次PBL項目,受疫情影響此次項目于學生居家學習期間在線啟動并進行,返校后展示。過程雖坎坷曲折,但成果喜人。
項目背景及意義
作為即將踏出國門的準留學生,國際部高三年級的孩子們還要為自己的另外一個重要身份——“中國文化使者”,做好充分準備。泱泱我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然而世界對真正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其實所知甚少。這便引發(fā)了對于活躍在世界舞臺上的中國仍存在的一些固有思維和認知(Stereotype),甚至是誤解(Misunderstanding)。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必須讓優(yōu)秀的中國文化“走出去”。而肩負該重任的中堅力量之一便是中國留學生。本次PBL需要學生解決的問題便由此衍生而來,即“如何通過多樣的方式,改變可能存在的固有思維,繼而樹立中國文化在國際舞臺上的正面形象”。我們希望通過此次PBL項目,進一步幫助國際部學生“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
PBL項目驅(qū)動問題
項目實施過程
受疫情影響,整個項目除了成果展示部分,全部在線完成。從3月20日項目啟動到本周項目結束,歷時7周,10組學生在此期間完成了選題、現(xiàn)狀調(diào)研、信息搜集、信息分析整合與重組、問題解決、成果產(chǎn)出、成果展示及項目反思等8個階段性任務。每一組均由一名教師導師進行整體引導,確保線上團隊合作順利進行,并輔助解決可能存在的困難。此外,定期舉行的“線上沙龍”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學生線上PBL的內(nèi)容質(zhì)量和完成度。
項目進度參考
項目成果展示
最終成果展示更是百花齊放??紤]到本次項目內(nèi)容面對的觀眾并非身邊的中國同齡學子,所以學生們把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自制視頻、電子雜志等作為研究內(nèi)容和結果展示的載體,以利于傳播和持續(xù)更新,從而進一步將素養(yǎng)轉(zhuǎn)化為持續(xù)的學習實踐,也真正實現(xiàn)了學習內(nèi)容和方式方法的有效遷移。
國際部主任及部分老師做現(xiàn)場指導
“項目化學習”本質(zhì)上還是“學習”而不是單一的“項目”。我們希望通過對學生周遭世界真實、可感知的問題的探討,真正激發(fā)學生“樂學善學、主動參與”的潛在素養(yǎng)。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更是培養(yǎng)學生對于本國文化自信的天然素材。
呼市二中國際部 · 預約看校
上一篇:喜報!呼市二中國際部“全國出國留學最強中學榜”排名取得巨大飛躍
下一篇:木有更多了